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7133
- 精華
- 37
威望- 2406
积分- 28243
贡献值- 2093
灵粮- 17931
鸡汤- 7566
燕窝- 237
浮出水面高度表- 9737
鲜花- 1017
- 在線時間
- 1004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0-3-8
- 最後登錄
- 2025-7-6
|
启示录七3-8及十四1的十四万四千人是何所指?
转载:启示录七3-8及十四1的十四万四千人是何所指?
根据启示录七3,「神的仆人」要在额上受神的印记,之后,神才容许掌管风暴能摧毁世界的四位天使施行毁灭性的大灾难。受神印记的总共有十四万四千人(5-8节),来自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每支派有一万二千人。请留意上述经文没有包括但支派,原因可能是但支派中一些坏分子不愿留在划分给他们的地业内,却擅自北上,甚至越过亚设北界。根据士师记十八27,这批但人还屠杀掳掠,又闯入以法莲山地米迦的住宅,抢走他的神像以弗得,供奉为他们自己的神像(参士十八18-26)。还有一点使人感兴趣的是利未人;根据摩西律法,利末人生生世世为祭司,不入任何一支派,但启示录七章视利未人为一支派。此外,上述名单中的约瑟应该是指以法莲;而玛拿西自成一支派。因为以法莲全支派居住于约旦河西,而玛拿西有半支派留在约旦河东岸,因此,用约瑟代表以法莲,也是以法莲支派应得的光荣。
有些学者假设十四1所指十四万四千这总数,是十二支派中归向基督的犹太人。那时是米吉多大战前最后七年的首三年半。然而,上述假设难以成立,尤其是现今的犹太人多半自称属犹太支派,只有一小部分自称利末人或源于利未的柯亨人(Cohens)。纵使小数犹太人源于其余十支派,但绝大部份归信基督的都属犹大族,这情况在公元一世纪时已是如此。究其原因,可追溯至公元前七二一年及其后亚述掳去北国十支派。
至于为数一万二千一组,合共十二组的人,所有解经家都认为是指旧约神子民的十二支派,以及新约时代由十二使徒领导的信众。上述两类人由二十四长老代表,启示录多次记载二十四长老在天堂的情景(参四4,五8,十一16,十九4)。若将上述两组的十二相乘,结果应是一四四,却非相加而得的二十四!若将十二乘以一千,所得结果可比较民数记三十一4-6,该段经文是圣经之中首次记载特别选派神的子民到战阵迎敌。其后在士师时代,以色列人也循相似步骤从十一族中选派战士惩罚犯了罪的便雅悯人(士二十10)。在摩西及大卫时代,一个军团包括一千名战士。
综合上述因素可知,但以理书九25七十个七的最后一个七,外邦与犹太信徒同心协力,使宣教工作更有果效,福音传得更广。十四万四千可能是宣教士的总数,他们都热心为主,是主的精兵,由十二个地区领袖领导着。从启示录七9看来,十四万四千名宣教士的工作异常成功,他们传福音使「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的」信靠了基督,这许多的人来自世界各族各方。教会被提之前,最后一七的首三年半,福音传得前所未有的热烈。(这当然假设了教会于最后七年的中间被提,这个观点未成定论,尚待学者讨论研究。)
至于启示录十四1-5的十四万四千,似乎是选民的总数;换言之,是代表被提到天上的教会,信徒因得以与基督面对面而欢欣雀跃。要符合上述假设,经文中的「锡安山」应该是天上的锡安山,而非地上的圣城耶路撒冷。据加拉太书四26可知,天上也有耶路撒冷:「但那在天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他是我们的母。」希伯来书十二22也指出:「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这样看来,将启示录十四1的「锡安山」解作天上的耶路撒冷,实有先例可援。这锡安山位于天庭,有天使吹号角,又有得荣耀的圣徒。
启示录十四1特别强调这十四万四千名圣徒的忠信与贞洁。他们有神的名字在额上;寄居世上时,他们拒绝接受兽的印记。其次,经文指出他们是「守童身」的(parthenoi),因为他们「未曾沾染妇女」。(经文并非指嫁娶而言,因为根据希伯来书十三4,嫁娶之事乃神圣的,毫无污秽可言。因此,启示录所言似乎是行淫杂交;在这末世,道德沦亡,行淫杂交越来越普遍。)然而,启示录十四章所谓「童身」,其含意远超婚姻贞洁方面,而是指完全信靠神,忠于天上的新郎,热切盼望他重临世上,迎接新妇回天家参与羔羊的婚谦(启十九9)。
关于启示录十四章十四万四千人的身份,福音派学者解释可归纳为两类。一般来说,佩恩(Payne,J.B,Encyclopedia of Biblical Prophecy,p.597)、昆高尔、亚尔弗、林斯基及米利根(Bengel,Alford,Lenski,Milligan)认为启示录七章及十四章的十四万四千都是指新约信徒教会。他们没有顾及第七章提及支派的原因,又认为十四万四千这数目只含象征意义,代表古老十二族长和新约十二使徒。但昆高尔有如下评述:「因为利未礼仪尚未断绝,所以利未与众弟兄同列。」(Gnomon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Nutt,William and Norgate,[19621])
我们必须回顾主耶稣对门徒的应许:「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荣耀的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太十九28)主耶稣这句说话,肯定是指十二支派齐集一起接受审判。(当然有人认为上述说话的含意是,在旧约时代已经散失了的十二支派,最后会齐集天庭,获得赏赐或者惩罚。)千禧年划分圣地时,十二支派的地位显然保存着。(至低限度是以历史上的名字命定此十二区。)根据以西结书四十八章,有七块互相平行东西走向的地业分给七族(但[虽则可能是错误了,不过原文如此]、亚设、拿弗他利、玛拿西、以法莲[并非约瑟]、流便及犹大)。圣城南面的地业划分给余下五支派:便雅悯、西缅、以萨迦、西布伦及迦得(约但河东再无支派居留了)。
时代论的学者认为启示录第七章的十四万四千人乃单指犹太人而言,因为七5-8提及以色列的众支派。冯士色(Fausset)指出:「在摧毁一切反基督势力的审判中,十二支派里信靠神的余民得以保存。」(Jamieson-Fausset-Brown,Commentary)宁哈录(Harol Lindsell)采取中间路线:「十四万四千似乎难以被视为全数是归信了的犹太人,但有人认为十四万四千是犹太人归信的总数,他们凭信心作亚伯拉罕的后裔,神预知又拣选了他们。在历史最后一页,他们会转向基督。」(Harold Lindsell,ed,Harper Study Bible,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