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7133
- 精華
- 37
威望- 2406
积分- 28243
贡献值- 2093
浮出水面高度表- 9737
鲜花- 1017
- 在線時間
- 1005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0-3-8
- 最後登錄
- 2025-7-26
|
2#
發表於 2013-3-12 09:40
| 只看該作者
诗篇注释
上帝拯救君王!(七十二1-14)
诗篇之中有何等大的相异!它所包括的人类经验是何等广阔!第二卷的最后一首诗,正确地将上帝的子民透过他们的君王,终有一天全国能伸展上帝国的盼望带到高潮。这篇诗有所罗门的名字,而不是大卫,因为所罗门大大的扩展和稳固他父亲的治权。有关他的统治,可看列王纪上及下的记载。
此诗最重要强调的是上帝关怀社会的公义,救济贫乏的,压碎逼迫者。计画由上帝的「儿子」代表上帝执行(撒下七章)。但由于君王是全以色列的头块石头,全体上帝的子民要将爱的神圣计画愿望达成。
使用公义一词,标准修订本隐藏了这个词是众数的事实。当然,公义只是一种抽象的观念。在以色列的君王加冕的节日,一位旁白者祈求上帝赐给君王实行公义的能力。如此,这些行动将会在他子民互相关系中创造出公义来。
跟着的祈求是君王可作审判,即是,按公平(tsedoq)管理上帝的子民。这意思是君王要以组织的恩赐,使以色列民成为一个有秩序和公平的社会。
第三节引用了利未记廿六章三至六节。在该处我们读到有关上帝的应许,假若祂的子民能在上帝的管治下愉快的一同生活,大自然的祝福便会随之而来。这整个的平安情况,或更合适的说法;「健全」,是shalom一字的意思,而不是现代「平安」的意思。所以本节经文表达出一个奇妙的圣经真理。上帝的目的,是自然和人类之间应该有团契的关系,甚至诸山都会帮助人尝试去爱他的邻舍。当然,他的邻舍可能是个穷人。正如耶稣说:「你们常有贫穷人与你们同在」。他可不一定是经济上的贫穷,却可能是能力、肉体健康,性格的强弱等的贫穷。这些以色列社会中「落选的人」实在是上帝特别关怀的人。按理地,上帝所膏立的君王(看诗2篇)要保证他们得到特别的机会,过着丰盛的生活,没有说及他们是缺乏的。明显地,只有当我们与有需要的人分享我们的爱心和关怀,平安才能成为事实。
今日有多少英国人,当他们唱英国国歌第二段第四行时,自觉到那行字是来自这处呢?我们可以这样问──今日,人是否真的明白该节经文中的祷告,在那处,管治的人应该为我们伸冤,即是各处地方的渣滓案件,因为「我们」都是世界上的普通人。我们是否认识到这祷告并不是为扩展商业或军事力量,或在诸国中产生影响力?「上帝拯救君王」的意思,是我们祈求上帝赐给管治者特别的力量和能力,而「使欺诈的计谋变成愚惑」这句子,是以一种诗体的方式来说「压碎欺压贫穷和需要者的人」(第4节)。
再次,当我们仍讨论国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一句(第8节)中,「治权」这个名词(希伯来文是一个动词),首先由加拿大从钦定译本中取用,作为描述该国是战略的国家。
第五至十四节可爱的诗体反映出古代世界很多国家所用的宫廷方式。但是当以色列从其它国家借来用的时候,她习惯在她所采用的字句上加上自己独特的意义,正如我们在诗篇八十九36看到的,以色列民应用这些观念在立约的君王身上,并且是一个特别的方式。经文说及一种临到以色列君王的特别和神性的祝福,是超越我们能应用到任何地方一般的君王。
从前,世界被认为是一个海岛,地由「海洋」所环绕,「海洋」原是一位神灵的名字。因此在这里的祷告是,弥赛亚君王可以管治列国,从远自东方至西方的地上「海岛」。在现代学者使我们明白「海洋」的意义之前,对于诗人来说,他认为那海是幼法拉底河。但今天我们却发现它是指上帝的河,先从伊甸流出来,再流往全地(创二10)。因此,在上帝的帮助下,以色列的君王会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非常难以致信的,以这些话向君王致辞的旁白者会期望他们以字面来解释。那就是为什么在后来的世代认为他是在圣灵的压力下,他才能这样说,所以我们可以说,他在说一些超过他所能知道的事。可以说,他有历史背后和这加冕行动情景背后的异象。然而我们不是有一幅世界独裁者的图画,好象耶利米时代的尼布甲尼撒。当然尼布甲尼撒使用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这特别的称号加在身上,奇怪地,我们有的是一幅仁慈和公义者的图画,他对贫穷和软弱的人,与及那些受压制和饱受暴力的人,充满怜爱和关怀。第十二节的希伯来文用这句话开始,(我宣告)因为穷乏人呼求的时候,祂要搭救;即是说,上帝告诉我们,君王实在对贫穷的人有责任!这位君王事实上可作为沙士比亚在威尼斯的商人(The Merchart of Venice)(第四幕,第一节,第一八四行)所描述的模范:「仁慈的素质不会受损的,它好象天上降下微微的雨(看第6节,那处我们有「甘霖」),降在下面的地上……」。这是一幅「我们有恩典的君王(或王后)」的图画。也就是为什么英国人用这几节经文作为理想皇室的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