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4915
- 精華
- 15
威望- 1791
积分- 16982
贡献值- 772
灵粮- 10563
鸡汤- 4963
燕窝- 222
浮出水面高度表- 7163
鲜花- 610
- 在線時間
- 224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2-25
- 最後登錄
- 2018-10-29
|
2#
發表於 2013-3-25 10:33
| 只看該作者
虽然耶稣拒绝无条件地说明他的权柄,却讲述了一个农夫有两个儿子的故事:
“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做工。’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
“你们想,这两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
“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马太福音21:28-32)。
一个儿子直率、几乎是粗暴地拒绝与另一个儿子自己的义、几乎卑屈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悔改的那个儿子去了;而另一个儿子表现出他的反应只在表面上,却没有执行的意愿。
耶稣运用了寓言:税吏和娼妓就像那个拒不听父亲吩咐的儿子,但他们已经认识到约翰的消息是神的召唤,要大家侍奉他。那些统治者虽然表面上表白敬神,却证明他们违抗神,拒绝神藉约翰之口的道。
这个寓言是对统治者的另一种控告。他们声称在焦急地等待弥赛亚的时代,但却拒绝先驱,也拒绝弥赛亚。他们请求耶稣出示证据是伪装出来的—他们仅仅为了自我满足,出于“宗教上的”考虑,只在表面遵循神的律法。
在其它许多场合耶稣都引证他们自己的话为他们定罪。“什么是父的旨意?”它只允许一种回答,立即被耶稣运用了。
该故事连续不断地警告“宗教”生活的危险:人将自己裹在斗蓬里自鸣得意,认为他们的宗教是“正确的”,一切都很好。另一方面,该故事也没有赞赏表面上没有信仰的生活。当拒绝的人改变他的思想,并执行父的旨意,那就好了。信仰就是遵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