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旧约 历代志上 简介 【13】
[打印本頁]
作者:
siervodediosar
時間:
2010-6-7 06:42
標題:
旧约 历代志上 简介 【13】
历代志上 共廿九章 属于 旧约歴史书
作者: 以斯拉
写作时间: 约公元前430年; 记载事件约于公元前1000年至960年之间发生。
写作对象: 所有的以色列人
背景: 本书可作塞缪尔记下卷的补充。以色列人被掳后、作者从祭司的观点写此书、强调犹大及以色列的宗教历史。
要旨: 团结神的子民、追溯戴维的谱系、教导百姓对神和纯真敬拜应当成为民族和个人的生活中心。
◆ 本卷书之前的一卷列王纪下记述了以色列和犹大的历史、最后讲到南国犹大遭了北国以色列同样的命运。人民被掳、耶路撤冷沦陷、圣殿被梵、神的子民陷入极黑喑时代。历代志的作者怀着为同胞追本溯源、借古鉴今重拾信心的目的、于被掳回归后、着笔记述以色列民族的历史、缅怀旧日王国的光辉、强调属神子民的宝贵属灵遗产、以期恢复以 神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尝试把国家归一。书中所记载的事件与人物、作者都精心挑选过、没有详述每段历史、只着重突出属灵的真理和道德的教训。对于北国以色列只是一笔带过、南国只讲戴维的豊功伟迹、不讲他的过失、圣殿是国家的命脉、地位超卓。
历代志上是以色列历史名人录、一开始就以九章的篇幅细记录以色列人族谱、由亚当开始、一脉相传、其中尤重戴维的王族谱系、同时展现有位格的神对人的慈爱计划。后面的二十章全是讲述戴维王的功迹与统治。他事奉 神、订下建造圣殿和在圣殿敬拜的计划。
此书也是塞缪尔记下卷极宝贵的附录、提醒人追本溯源的必要、使人重新发现自己的根。
◆ 戴维就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又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国兴旺。代上十四:2
☆★☆读经提示☆★☆
1: 假设自己是亡国的圣民、从这角度读历代志全书、你会有甚么感受?
2: 你认为国势和敬拜 神有甚么关系?你的敬拜生活又如何呢?
3: 全书根据甚么衡量不同君王的表现?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2-20 07:31
http://media2.ccnet-hk.com/cctraining/old131chronicles.wma
一
引论
历代志上、下实际上是一卷书,旧约圣经翻译成希腊文的时候,首先因长度的问题被分成两卷;希伯来文的抄本则到中世纪以后,才采用这种做法。而事实上,要将它们当作两卷书来处理,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此我们会将它们合并
(
统称「历代志」
)
一起来讲解。
历代志是圣经中最被忽略的书卷之一,一方面它似乎祗是在复述和补充圣经其它地方的记载
(
特别是塞缪尔记和列王纪
)
,事实上它有一半以上的数据是从圣经其它书卷中逐字搬来的。而另一方面,一连九章的家谱
(
人名
)
,亦令人望而生畏,加上其它章节中也有许多又长又似乎没有甚么作用的名单,历代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算不是「闷」字的代名词,亦相去不远矣!
在学术方面,历代志却引起相当多的讨论,但主要是对它的批判
──
因为它的记载与其它地方有出入,故此有更改、伪造历史之嫌。例如在列王纪中
(
王上十一章
)
所记载的所罗门晚年,是因为受妃嫔诱惑而离弃神,导致四面受敌、国家分裂的一个悲剧;但历代志下九章却以所罗门的智慧、威荣、财富来总结对他生平的记载,对他的失败却是只字不提!戴维生平的记载中,亦有类似的问题
(
对戴维犯奸淫只字不提
)
,故此历代志被指美化戴维家族。
但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出在历代志身上,而是在于我们对它的了解有偏差。历代志写于以色列人被掳归回之后
(
参代上九
1
至
2)
,作者
(
相传是以斯拉,但不能肯定
)
的目的不是要补充塞缪尔记和列王纪的数据,亦不是要提供另一个历史,而是要在以色列的历史中,为被掳归回、面对一堆颓垣败瓦的以色列人,指出复兴之道。换句话说,作者在圣灵的引导下,是要针对被掳归回时以色列的处境,适切地重新阐释神过去在以色列历史中的启示。所以历代志有它自己独立的信息,绝不能被当作塞缪尔记和列王纪的补篇。历代志的记载不提戴维犯奸淫或所罗门晚年的罪行,正因它的重点与塞缪尔记和列王纪不同。塞缪尔记和列王纪的内容,以色列人早已耳熟能详,历代志既不是要取代这两卷书而另立一个历史传统,自不怕会令人对戴维和所罗门有错误的评价。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看见,在历代志对戴维和所罗门的记载中,主角根本就不是他们二人!
在正确的了解下,历代志非但不沈闷,更能活现神对当日的以色列人和今日对我们的心意。到时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为甚么在犹大人的经典米示拿中,指明在每年的赎罪日前夕,要诵读历代志给大祭司听,以防止他打瞌睡,及失去在赎罪日事奉的资格!
历代志既是针对当时的需要而写,要正确了解这卷书,就要对成书时的历史稍有认识。
耶路撒冷在主前
587
年被巴比伦所毁,精英被掳到巴比伦。到主前
539
年,巴比伦被波斯王古列所灭,在古列的准许之下,部分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这班返回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面对很多问题:他们再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
没有主权、没有自己的王,祇是波斯帝国权下苟延残喘的少数民族,被周围的其它民族欺凌,因他们贫穷而弱小;内在的生命中,他们同样面对很多问题:他们曾经住在异教帝国的都会中,很多甚至是在那里出生的,他们看见异教神庙的雄伟、帝国的繁华,加上自己国家的遭遇,又迟迟未见神如何复兴他们的国家,再加上没有了圣殿的敬拜和属灵的领导,他们的信仰受到冲击,属灵生命疲弱。因此,虽然当他们归回时,原意是要重建圣殿,但却迟迟未完成,要先知不断催促。哈该先知就说过:「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么?」巴勒斯坦位于波斯帝国的主要通道上,经常有帝国官员、军队和商人等经过,带来很多新的、很具吸引力的思想和做法,令犹太人的信仰受到更多的冲击。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历代志的作者引领自己的同胞,回到过往的历史中去寻找复兴之道。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2-20 07:33
二
内容纲要
基本上,历代志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代上一至九章
创世至被掳归回
代上十至二十九章
戴维的生平
代下一至九章
所罗门的生平
代下十至三十六章
犹大列王的生平
以下我们尝试依这四个大分段去看一看历代志的内容。
l
创世至被掳归回
历代志的作者一开始首先用家谱的形式,把从亚当开始,至被掳归回时的以色列人列出来。这九章的人名有它们自己的排列方式,相当整齐。
一章
l
至
4
节由亚当至挪亚,而一章
5
至
27
节则分别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后裔:雅弗
(
一
5
至
7)
、含
(
一
8
至
l6)
和闪
(
一
17
至
27)
,一直到亚伯拉罕
(
一
27)
。一章
28
节开始是亚伯拉罕的后裔,首先是以实玛利的后裔
(
一
28
至
33)
,接着是艾萨克的后裔。艾萨克的后裔先列出以扫的一支
(
一
34
至
54)
,第二章开始就全是以色列
(
雅各布
)
的后裔。
以色列的家谱以犹大为首,篇幅亦最长
(
二
3
至四
23)
,随后是西缅
(
四
24
至
43)
、流便、迦得、玛拿西半支派
(
五章。这两个半支派位于约旦河东,故合成一组
)
、利未
(
六章
)
、以萨迦
(
七
l
至
5)
、便雅悯
(
七
6
至
12)
、拿弗他利
(
七
13)
、玛拿西
(
七
14
至
l9)
、以法莲
(
七
20
至
29)
和亚设
(
七
30
至
40)
。第八章再详述便雅悯的后裔,目的是要带出扫罗家族
——
王国的开始,而第九章是被掳归回后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至于九
35
至
44
再一次复述扫罗的家谱,实际是用来作为第十章的引言。这九章的记载可以用下面一个简单的图表去表达:
在这九章的编排上,有一、两点值得我们留意的。首先作者采用一种主题式的记载方去,以致令便雅悯支派和扫罗的家谱重复出现,这是作者的刻意编排。另一方面,作者在编排上侧重了犹大和利未两族,这与全书的信息有莫大关系
——
犹大乃君王所出之系
(
参代上五
2)
,全卷历代志记载的主线;利未代表以色列的属灵领导,亦在本书的信息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
参内容纲要的第四部分
)
。
这九章的人名给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很重要的信息。在当时的人眼中,甚至在以色列人自己的眼中,以色列人是一班失败者。他们国破家亡,回归故土后所面对的是一堆颓垣败瓦,比对起他们在巴比伦时所见的繁华
——
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雄伟的神庙和设计得井井有条的城市等等,以色列人会怀疑他们所信的神是否比不上异邦的神?他们的信仰究竟有甚么价值?
当然,在随后的记载中,历代志的作者会再一次提醒以色列人,他们之所以落到如斯地步,并不是他们的神无能,而是他们背弃神的结果。但在这九章的家谱中,历代志的作者要提醒当时的以色列人如何去衡量自己的价值。今日这班被掳归回的人
(
代上九章
)
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的始祖亚当。神借着不断的拣选
(
从闪、含、雅弗中选了闪;从以实玛利和艾萨克中选了艾萨克;从以扫和以色列中选了以色列
)
,着意要在以色列人中建立自己的子民。在这段拣选的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
(
代上一
10)
,有许多伟大的帝国
(
一
17
:亚述
)
,包括以色列人一些长久以来的敌人
(
一
12
:非利士人
)
都过去了,除了留给后世一点点的回忆外,便了无痕迹。但这班似乎残弱的以色列余民却仍然存在,而且对人类的历史意义深重,因为神的作为要透过他们,彰显于世人的眼前。他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是否富强、是否独立的王国、是否拥有广阔的疆土,而在于神的拣选,以及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能够把握到这一点,被掳归回的人才能有重建的方向和动力。
2
大卫的生平
我们尝试用下面一个表去分析历代志上十至二十九章:
王国的记载以大卫开始,记载扫罗的死祗为作大卫生平的引言。
大卫作王,定都耶路撒冷后,就着意要将神的约柜抬入耶路撒冷,因为耶和华神才是以色列人真正的王
(
参代上十三
3)
。虽然第一次运约柜失败,但神仍悦纳大卫的心意。在约柜顺利运入耶骼撒冷后,大卫更进一步想为神建圣殿;虽然神不让戴维建殿,却悦纳他的心意,更应许与他同在,剪除他的一切仇敌,并要坚立他的王位直到永远
(
十七章
)
。随后三章记载大卫的战绩,实际上就是要回应十七章的应许,表明神的赐福和应许的实现。所以整个记载的重心是从大卫想建圣殿
(
十七至二十章
)
,发展到大卫为日后圣殿的兴建所作的预备
(
二十一章开始
)
。
历代志不记载大卫犯奸淫的罪
(
因与圣殿的兴建无关
)
,却记载了大卫核点民数的罪,因为这罪引致大卫买了那幅将来要建圣殿的地
(
参二十一
31)
。
事实上,在历代志作者的笔下,整个大卫的生平被描述成建筑圣殿的预备。为何会如此?让我们看完历代志对所罗门的记载后,再作讨论。
3
所罗门的生平
所罗门的生平记载在历代志下一至九章: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2-20 07:34
历代志对所罗门的记载是直接延续大卫的记载
——
大卫预备建圣殿,所罗门完成圣殿的建设。历代志下一章和九章同样以所罗门的智能和丰富为主题,就好像一个括号一样,将整段记载括起来。作者似乎想藉这个结构告诉我们,所罗门的智慧和丰富祇有在建殿的事上才发挥出它们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
参代下二
12)
,所以历代志的作者绝无高举所罗门之意;不记载他晚年的罪行,祇因所罗门的作为并非重点所在。
历代志对大卫和所罗门的记载,中心并不是他们两人,而是圣殿。历代志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大卫和所罗门的成就不在于军事和政治上,而在于敬拜的建立。大卫、所罗门时代是许多以色列人所羡慕的时代,但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眼中,所看到的可能祇是政治上的强大、富裕,但历代志的作者让我们看见,他们在政治上的成就、财富、智慧,祇有在他们对神敬拜的成就统摄下,才有意义。
故此,历代志的作者是要告诉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他们可以再回复大卫、所罗门时代的光采,但不是靠养精蓄锐、训练军队,以期一举打败波斯帝国,重建以色列王国,因为在神眼中,这不是大卫、所罗门时代的光采所在,也不是以色列作为神子民的本质所在。他们的光辉所在和他们要重建的重点是:对神的敬拜。
4
犹大列王的生平
历代志下十至三十六章顺序记载了犹大列王的全平。在这段记载中,重心放在祭司和利未人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罗波安的记载中
(
十至十二章
)
,我们看见「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罗波安。利未人撇下他们的郊野和产业,来到犹大与耶路撒冷,是因耶罗波安和他的儿子拒绝他们,不许他们供祭司职分事奉耶和华。耶罗波安为邱坛,为鬼魔,为自己所铸造的牛犊,设立祭司。」这些祭司和利未人于是成为所有忠于耶和华的北国子民的榜样:
「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都随从利未人,来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
见代下十一
13
至
17)
在约沙法作王期间
(
十七至二十章
)
,因为祭司和利未人到犹大各城将神的律法教训百姓,犹大国得以复兴
(
十七
7
至
9
;参十七
10
至
19)
。当约沙法因与以色列亚哈结盟而遭先知耶户斥责后,他就选任祭司和利未人在耶路撒冷负责领导的工作
(
十九
8
至
ll)
。在日后,摩押人和亚扪人,又有米乌尼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时
(
二十
l)
,是在利未人赞美的歌声中,耶和华击杀这些来攻击犹大的人
(
二十
18
至
24)
。
当亚他利雅剿灭犹大王室,自立为女王时
(
二十二
10)
,是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救了王子约阿施,而到了约阿施七岁时,是祭司耶何耶大策动推翻亚他利雅,恢复犹大王朝
(
二十三
l
至
15)
,当中祭司和利未人扮演重要的角色
(
二十三
3
至
7)
。耶何耶大亦带领犹大的宗教复兴
(
二十三
16
至
l9)
,而终其一生,均对犹大王朝有好的影响
(
二十四
2)
。但在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离弃耶和华
(
二十四
17)
,耶何耶大的儿子,祭司撒迦利亚,因指斥王的罪而被处死
(
二十四
21
至
22)
,他成为犹大离弃神的铁证
(
见路加福音十一
49
至
51)
。
希西家王的记载是继大卫和所罗门之后篇幅最长的一位
(
二十九至三十二章
)
,当中记载了希西家吩咐利末人洁净圣殿
(
二十九
5)
,重组利未人在圣殿的事奉,一如大卫的时代一样
(
二十九
25
至
30)
。在这个时期,「祭司利未人起来,为民祝福。他们的声音,蒙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
(
三十
27)
在整个十至三十六章的记载中,若果我们将之与列王纪的平行记载作一比较,就会发觉历代志记载着重祭司利未人的角色,特别在国家和宗教的复兴上,故此在记载一些离弃神的王时
(
例如约兰,二十一章
)
,祭司利未人的工作就没有记载,暗示属灵领导的失落。而最后当祭司也与百姓一样离弃神时
(
三十六
14)
,犹大就要面对被毁灭的命运
(
三十六
l9
至
20)
。
在整个记载中,所要带出的信息就是:当祭司利未人忠于神,而王及百姓跟随他们的属灵领导时,整个国家就得蒙神的祝福;相反地,在祭司利未人被忽略、神约律法不被着重的日子,罪恶就会蔓延,而神的子民会遭受极大的痛苦。
故此,历代志的作者是要带领被掳归回的神的子民,再一次正视他们作为神子民的特质,再一次寻回他们信仰的基础,从而指出真正复兴之道:重建神的同在。所以,以波斯王古列的喻旨作为整本书的结语是很有意义的
(
三十六
23)
。
作者:
pedro
時間:
2012-2-20 07:35
本帖最後由 pedro 於 2012-2-20 07:37 編輯
三
总
结
历代志的作者要在自己国家的历史中找寻复兴之道,他首先发现,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去衡量自己的价值,我们的价值标准正确,我们才有可能正确面对现况。对当日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要体会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是否富强、是否独立的王国、是否拥有广阔的疆土,而在于神的拣选,以及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
同样,当世人从「拥有」
——
财富、事业、学位等
——
入手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时,基督徒又如何呢?我们是否能够确认人的价值不在乎家道丰富,而在于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我们的地位既已被神所确立,无论是贫、是富;是大学毕业生、是学徒;环境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活得很有意义。这个价值的确认可以影响我们人生中很多的抉择,亦是过一个得胜基督徒生活的先决条件。
价值标准既然不同,取向自亦不同。历代志的作者既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是基于神子民的地位,就知道被掳归回的人真正要重建的是甚么:他们重建对神的敬拜
——
不单是这外表礼仪上的,更是在生命上的尊神为王。我们今日如何去衡量个人和教会的成功?我们必须体会到,教会的成功不在于有多少活动、有多少会友、有多少奉献
…
,而在于这个教会是否一个尊神为王的教会。
看准如何衡量成功,可以为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提供正确的努力方向;同样,看准如何衡量个人和教会的成功,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这是一个崇拜「方法」的时代,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去处理每一个问题,传福音有不同的方法,教会要增长可以去读教会增长学,教会行政可以用流行的管理学,还有计算机
…
方法并不是不好,问题却在神被排在这一切之外,我们忘记了我们为何要学这些方法,我们祇在维持「教会公司」的运作。
最后,历代志的作者体会到,属灵的领导在神子民的复兴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宗教改革为教会寻回「信徒皆为祭司」的真理,使信徒可以从圣职人员的拑制中得到释放,重拾个人进到神面前的权利。但属灵的领导仍是神领导教会的途径,与「信徒皆为祭司」没有冲突
(
参提前五
17
至
l9)
,而今日华人教会中不服从属灵权柄的现象,正造成许多的分裂。
在正确的了解下,历代志被放入正典中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正是神予其子民
——
不论在甚么时代
——
的训言。
四
导读
1.
历代志上、下约在甚么时候写成
(
参代上九
l
至
2
;代下三十六
22
至
23)
?在这个时间写这卷书,你认为作者的目的何在?圣经中有没有一些同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信息重点与历代志有否相同之处?
2.
在各支派的族谱中,有那两个是特别被重视的
(
试留意编排的次序、所用的篇幅和记载的详细程度
)
?这与整卷书的主题有甚么关连?
3.
试比较撒母耳记下二十四章
10
至
25
节和历代志上二十一章,两者都是关于大卫核点民数一事,但有何不同?历代志上二十一章的目的是甚么
(
代上二十一
28
至
31)
?
4.
二十一至二十九章讲述有关「敬拜」的那些事?所罗门和利未人在当中扮演甚么角色?
5.
历代志上提及所罗门那些事迹?那些被忽略了?
6.
试将以下几位人物在历代志中的记载,与在列王纪的同一记载作一比较,看看有何分别:亚撒
(
代下十四至十六章;王上十五
9
至
24)
、约沙法
(
代下十七
l
至二十一
3
;王上二十二
l
至
8
、
41
至
50
;王下三
4
至
27)
、约阿施
(
代下二十二
10
至二十四
27
;王下十一至十二章
)
和希西家
(
代下二十九至三十二章:王下十八至二十章
)
。从这个比较中,你能否看出历代志作者记述的重点和写作的目的?
7.
希西家
(
二十九至三十一章
)
和约西亚
(
三十四至三十五章
)
都曾带领人民归向神,他们的复兴工作包括甚么?
8.
历代志下三十六章
11
至
23
节有甚么目的?对被掳归回的人有甚么鼓励?
9.
若说历代志的作者就以色列人过去的历史,为被掳归回的人提供一幅复兴和重建的蓝图,你是否同意?这幅蓝图是否适用于你个人身上?是否适用于今日的教会?
作者:
pedro
時間:
2013-6-15 10:38
历代志上纲要
历代志上下记载的以色列历史,就时间而言,与塞缪尔上下、列王纪上下相同,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这段期间历代志着重的可以说是一部「祭司经典」。追溯戴维以前的历史后,历代志上略述戴维王朝的属灵成就,明显地看出当国家领袖尊荣、顺服上帝的时候,国家就必昌盛兴旺!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sclub.com.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