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天天亲近神《03》
[打印本頁]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5 23:45
標題:
天天亲近神《03》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6-15 23:48 編輯
(01)转离自己
約伯为他的朋友祈祷。耶和华就使約伯从苦境转回,并且耶和华赐给他的比他从前所有的加倍。(伯四十二10)
许多人一遇到苦难就忘记了祷告,即使祷告也往往只为自己,鲜有人在苦难中还为别人代祷的。但約伯受苦到了最后,竟能为他的朋友们代祷;而当他为朋友代祷之后,神就使他从苦境转回,并且赐给他的比他从前所有的还加倍。当人只知为自己祷告的时候,所想的尽是自己;但越想自己,问题就越多,痛苦就越深,难处就越大,至终只会被自己的问题所捆绑,不得释放。当我们能为别人代祷的时候,不再被一己的问题所缠扰,反而能从自己的软弱中走出来,活在神面前。
若想要忧愁和烦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想自己」;相反,若不再想自己,只想到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我们的心胸就开阔了,痛苦也就自然消失。圣经说:「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六十六18)一个自私的人必是一个犯罪的人,因为自私就是罪。
約伯
三个朋友的话曾刺伤他;但神要
約伯
学习爱心的功课,为他的朋友代求。而代求之前
約伯
必须对付恨人的罪,进而才有为他们代祷的负担。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5 23:48
(02)凭信前行
他(摩西)因着信离开埃及……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十一27)
最近看「十诫」影片,再次提醒我,摩西因着信心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经历。《天路历程》的作者本仁说:「信心不是静坐不动,而是努力向前。」马丁路德称信心为:「一种明确坚定的注视,不见别的,只见基督。」威斯敏斯德信条把信心定义为:「专一地承认、接受,并信靠基督。」
早期女奋兴布道家安汝慈说过:「惧怕、怀疑和忧虑乃是信心的大敌。信即注目耶稣而行主所说的。我在瑞士时,曾见山上有一巨石,而有一高50呎的树立在石上安然不摇,原来树根包围巨石,扎于地下。世上一切磨难,虽似巨石;然而信心便像树根,深深扎于神里面。」
中国最伟大的布道家宋尚节博士说:1.看神自己作工,这就是信心。2.信心是由认识神而来,越认识神越有信心。3.忧愁是因为没有信心。4.信心就是精金,得着信心的人就得着精金。5.你信到甚么地步,主就为你成全到甚么地步。6.属灵的财宝即信心。7.信心越大,能力越大,恩赐也越大。
作者:周慈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5 23:50
(03)属灵经历
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林前十1)
属灵经历越多,并不表示越属灵和爱主。保罗以先祖的史实给了我们一些警惕:
1.属灵经历并不是蒙神喜悦的指标,就像先祖特有的经历:他们在云柱火柱下,以及在红海中亲眼目睹神的大能,更藉领队摩西直接得知「与神面对面说话」的内容(参民十二8);而且全程得享天降的粮食,满足生活的所需……,这一切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属灵经历吧!然而,保罗却说,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
2.属灵经历并不能打造属灵的强人:先祖悲惨的收场,证实这些经历不能使人对罪免疫。
3.属灵经历并不一定带来灵命的成长:若以往的经历让我们缅怀、驻足、自满,灵命同样会停滞不前,这也是先祖的写照。
其实,属灵的经历是神向人揭示祂自己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使人更深认识祂、敬畏祂。因此这些经历绝非自我炫耀的本钱,乃是肯定自我的卑微、无助、不可靠,教人更谦卑地接受我们的生活常须要神的看顾、怜悯。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5 23:51
(04)安然地生活
因他神施恩的手帮助他……就到了耶路撒冷。(拉七9)
我的94岁美国邻居Anna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在我们「优谷公寓」住了26年,得到众多邻居的爱戴和尊敬。她常说,神让我活到如今,是要我去爱人,去帮助人。另一位长者杰克在他101岁生日那天,早上五时便起床,享受丰盛的早餐之后便准备开始新的一天。杰克被问及长寿的三个秘诀,他说:「我11岁的时候在三一河教会受洗,此后我坚信每一件事情都有神的手在其中运筹掌握,祂要我活着,一定有祂的理由,我只是尽力去做神要我做的事情。」
以斯拉曾经有过「因神施恩的手帮助他」的经历:他带领一群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牧养并鼓励他们,重建神的百姓。以斯拉确信他所行的每一步,都有神的手帮助,因此得着勇气,走面前的道路,且「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拉七28)人若知万事皆在主手中,就可以安然地生活,纵然未来仍有很多未知之数,也不会乱了步伐。
作者:周慈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1
(05)感恩四件事
感谢神,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林后九15)
94岁仍然健壮,备受邻居敬爱的虔诚基督徒安娜,最近听见医生宣布她的左眼瞎了。我本以为她会极其伤痛,不料,她轻松地说:「比起很多不幸的人,我算是很幸运的,何况我还有视力不错的右眼……。」接着她又说:「我先生40岁时得了糖尿病,他为过去40年吃尽了他所爱的甜食和冰淇淋感谢神,因为他知道很多人一生下来就是糖尿病儿。」
有一位常懂得感恩的老太太,碰到强盗把她的钱包夺去。但她跟家人分享:「我要感谢主:1. 以前我没有遇到过强盗;2. 强盗抢了我的钱包,但没有夺去我的命;3. 虽然被抢走了身上全部的钱,但数量不多;4. 是人家抢我的,不是我抢人家的。」
August Ludvig Storm1862年生于瑞典,年轻时在救世军的聚会中得救,后来成为救世军的领导人。他为救世军的成立而写了「感谢神」这首诗歌:感谢神赐我救赎主,感谢神丰富预备,感谢神过去的同在,感谢神主在我旁;感谢神赐温暖春天,感谢神凄凉秋景……感谢神赐明天盼望,感谢神直到永远。
作者:周慈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1
(06)一常看顾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约壹一1)
一位没有近亲的独居老人,最近在一次查经时却热切地给我们讲述她的见证:几天前她乘坐老人公寓的专车(小型巴士)去购物中心,下车时因司机没把车子停好在该下车的位置,她的脚下地时踩个空,那一刻她心想,这一摔非同小可了!当时司机也吓呆了;但奇妙的是,在那关键时刻,就像有人将她及时抱起一般,当她脚跟着地,竟毫发未伤。这位独居的长者,一向最怕的就是面对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处境,这次特别的经历让她深深感受到神对她的保证:虽独居,却不孤单,我时刻看顾着你。
事过几天了,谈起时她仍按捺不住感恩激动之情。对独居、孑然一身、年事已高的长者,还有甚么比这亲身经历更有力地传递神的安慰、神同在的应许?想着想着,我的心也激动了。我们的神真好!其实,神一直不停地在我们身边传达着信息:祂从古时藉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又藉祂的儿子晓谕我们有关祂的真理;祂甚至更体贴入微的,让我们在特定的处境去经历祂,叫我们深得安慰,不再惧怕。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1
(07)暗暗保守
因为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的保守我。(诗廿七5)
我很喜欢中文翻译中「暗暗」二字,令人有随时被神保护关注的安全感。我和外子在多年前曾经历过一件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父神这方面的保守。有一晚,下班时间已过,我接到外子如常的电话,告诉我他要下班回家了;但他特别嘱咐我,每隔几分钟要打他的传呼机一次。放下电话,我便按他吩咐去做。外子怕我担心,事后对所发生的事只字不提;直到一天我偶然在他车的后座下面发现一把从未见过的锋利小刀,他才道出当晚遇上的危险:
那晚他下班时同事都已走了,却见到秘书小姐正在应付一位擅自闯入的不速之客。外子出于正义感,上前介入;来人见势,辩称只因没公交车可搭,要秘书送他一程而已。出于保护女性的本能,外子坚持载他到目的地,但嘱咐我要不断传呼他,令对方受到警戒,不敢轻举妄动。结果还没到目的地,那人就嚷着要下车,也因此遗下了小刀,这小刀便是神在暗暗保守的明证。试想,人生中有多少「阴差阳错」的时刻,其实都是在神暗暗的保守下度过;甚至可能事过境迁了,我们还不觉察呢!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2
(08)不作「三等」公民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太廿五21)
长者步入晚年,往往抱持放弃心态,变成了「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回天家)。但也有一些长者老当益壮,越战越勇。就像我的婆婆,10多年前由香港来美,选择了华人聚拢的圣荷西定居。婆婆初来,不谙英语,人地生疏;但她有的是传福音的负担,她的工场就是居家附近的大公园。看准每日一批一批不同时间现身公园晨运的老人家(多半来自中国大陆或港台,以照顾孙辈或家居为本务),展开她的个人布道事工。起先她只是关怀聆听他们,继而渐进地向他们讲见证,传福音,如是者10多年来带领了不少人信主。有的受洗加入本地教会;也有带着大使命返回原居地。70多岁的婆婆还学会搭公交车,马不停蹄地去探访,去成人学校学英语(她的另一个事奉工场)。晚年的她因有了使命,生活显然有了方向,充满活力。
各位弟兄姊妹,不论你是强壮或软弱,在原居地还是侨居他乡,父神给你一些可接触、服事或分享信仰的人。你若尝试跨出自己的限制,便能活得更精彩。
作者:张吉莉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2
(09)死亡是回家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十四2至3)
最近我们所敬爱的苏耀达执事在台湾离世,享年83岁,他是我三嫂的父亲。这消息传来,所有亲友都哀伤,他最小的女儿说:「幸亏我们是基督徒,知道父亲已回天家,住在天父家里,不然真不知该如何承受这巨大的哀恸!」
深受美国人爱戴的运动节目主播恩尼哈尔威,在过去超过半世纪的岁月里,主要担任底特律老虎棒球队比赛的现场主播。他的善良、谦卑及热忱,深印在每一位见过他的人心中。2009年9月30日他接受专栏作家密区爱尔邦的访问,在访谈中,这位年达91岁的广播界元老宣布,自己罹患了无法治愈的癌症。谈及病情时,他不希望得到惋惜或同情,只想谈谈在1961年他决志信主的晚上……。最后他说:「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但我确知当我离世时,我将躺卧在谁的怀中,并且天堂会是多么棒的地方!」正如恩尼所言,对基督徒来说,死亡不过是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今后永远与主在天家同住。
作者:周慈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2
(10)艾森豪威尔的改变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箴十六32)
艾森豪威尔将军在1944年晋升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人。他所指挥的是从各地集结而成的水陆两栖军团,在当时是实力最强的军队。艾森豪威尔如何带领如此庞大的军队呢?据熟悉他的人说,他和不同的人一起工作时,表现出与人相处的高度技巧。原来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并不善于与人相处,小时候甚至在学校常常和同学拳打脚踢。但幸运的,他有一位虔诚爱主的母亲。有一次,艾森豪威尔因为发怒而弄伤了手,母亲一边为他包扎,一边引用箴言十六章32节耐心地教导他:「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多年后,艾森豪威尔回忆说:「那天母亲对我说的话,是我一生最珍贵的时刻。」他此后学会了控制怒气,也因此能和其他人有良好的工作关系。
每个人都有大发脾气的时候;但若神在我们生命中工作,我们就可以学会控制怒气。事实上,影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一颗温柔的心待人。倪柝声说过:「甚么地方有爱,甚么地方就没有生气。」内村鉴三也说过:「生气不是犯罪;但是,生气是有很大的危险存在。假如人生气直到日落还存在,即使原来是义怒,也会变成犯罪。」
作者:周慈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2
(11)代祷者之福
戴维说:「……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戴维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撒上卅24至25)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的统计:当年美军在越战期间,每一位在前方作战的士兵,后方需要动员120人支持。今天教会中常有传福音的聚会,讲员在台上讲道,这像是上阵;而弟兄姊妹为讲员代祷,就像后方的支持。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布道家司布真,一生蒙主重用,他被主接去之前,在世末了的一次讲道,就是用以上这两节经文为题旨。司布真除了把他一切服事的果效归荣耀给主,也归功给全体为他代祷的弟兄姊妹们。因为司布真所服事的教会是一个祷告的教会,每当司布真在台上讲道时,在教会楼下祷告室内,总有数百人聚集一起迫切地为他代祷。因此,司布真总是告诉来访的宾客:「我讲道力量的源头,就是从弟兄姊妹们的代祷而来。」他在最后一次的讲道中,以微弱的声音对全体会众这样说:「将来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如果神恩待我,给我奖赏,我得多少,诸位弟兄姊妹与我所得的是一样的多;因为若是没有各位的代祷,就没有我的工作。」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3
(12)第一重要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二1至3)
这里保罗说不是探访痛苦者,不是赒济贫寒人,甚至不是领人归主或宣讲教导,乃是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这样做,神就会把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度日的恩典赏赐给我们。
「敬虔」原文就是「像神」。如果我们渴望像神,就得为人代祷;因为我们的主本身就是一位代祷者。祂不但一生代祷,甚至在十字架上也为钉祂的犹太人代祷(参路廿三34),特别在祂升天后,祂长远活着替我们祈求(参来七25)。我们如果能多多为别人代祷,那我们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像恩主。
圣经告诉我们,要过敬虔端正的生活,出入平安无事,是要付代价的,即必须为万人祷告。人的舌头常常喜欢搬弄是非,一口两舌,是最难胜过的,制服它的方法就是祷告。我们若能多用时间,把原本东家长西家短的口舌化为为万人祷告的代求,在神面前献上,必能更蒙福。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3
(13)代祷要持久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设立守望的,他们昼夜必不静默。呼吁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也不要使祂歇息,直等祂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为可赞美的。(赛六十二6至7)
当我们为万人代求的时候,有时会蒙主立刻应允;但有时却要持久忍耐,主才动工。恩主曾说过一个不义之官的比喻,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祂继续说:「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路十八7)
澳洲一位传道人常去探望一个患重病的无神论者。虽屡屡被咒骂,仍不灰心,直到他在病危时接受主。当他接受主之后,病渐渐好转,这位传道人就建议他写信告诉他多年不见的母亲有关信主的事。他母亲接到信之后,回信说:「你信主的确是件令人喜乐的事,但我并不惊奇,因我已为你信主的事祷告了32年。」
穆勒(George Muller)有一本祷告记录册,每项祷告都清楚地记载了蒙神应允的日期,只有一项为一个朋友信主所做的祷告,没有记载蒙神应允的日子。原来他为这朋友祷告了62年,这朋友是在他死后第二年才信主的。是的,代祷需要学习持久,神的时候一到,事情就必成就。赞美主!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3
(14)盛衰自辨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诗卅三12)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十六4)
美国在10月底隆重庆祝万圣节(鬼节);可是,人们传统上在12月互相祝贺的「圣诞快乐」,却改口变成「假期快乐」。同时,美国多个州已允许同性结婚。200多年屹立不倒的美国,是走向兴盛,还是走向下坡呢?
再看看一些现象:2010年美国的人口普查显示,美国有接近4,000万穷人;2009年每七个美国人便有一个穷人,是1994年以来最高的数字。经济低落,也使男女同居的比例增高。人口普查又发现,未婚同居共750万,创下新高,当中约62万是同性伴侣同居。当失业率高居不下,年轻人便倾向依赖有收入的伴侣同住。另根据美国健康新闻网报导,到2020年,有75%的美国人将受痴肥困扰,美国将成为肥胖大国。
这些趋向实在使人担忧,我们的下一代,会活在一个怎样的未来中?父神,恳求袮使美国的领袖、执政人员,以及不同的人民回归真神,唯有祢是我们终极的盼望。
作者:李雅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6 00:03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6-18 01:01 編輯
(15)爱主你的神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可十二30至31)
今天许多婚姻失败是因为没有遵行神的吩咐:「爱主你的神」和「爱人如己」。以往的统计,每100对夫妇有一半不能长相厮守,以离异告终;而今天,则是每100对夫妻只有1/3能白头到老。为甚么?因为在这末世,人专顾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年青人爱玩电玩多于爱家庭,爱去健身房做运动过于爱照顾自己的儿女;因此夫妻间发生许多冲突,家庭里的争执无日无之。
基督徒如果把神放首位,全心爱神,神必定会指示他该行的路;而真正爱神的人,自然也学会爱人。就如母亲告诉我,外婆以往很喜欢打麻将,外公因为她常去朋友家打麻将,玩到天亮了才回家,十分不悦。外公外婆在70多岁时,母亲把他们接到我们家。外婆信了主,从此不再打麻将,跟我们去教会,生命完全改变过来。外婆的改变,是因为她信了主,爱主,把神放首位,改变了她生命中的优先次序。真正爱神的人也会渐渐学会真心爱人。
作者:陈巽美
作者:
esperanza
時間:
2014-6-17 00:58
回復
5#
沙沙
我们不要期望施赠可以使我们变得富有,那些得到你帮助的人会心存感激、赞美神,并为你祈祷。
作者:
esperanza
時間:
2014-6-17 00:59
回復
9#
沙沙
死亡不过是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今后永远与主在天家同住。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03
(16)对人失望时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一17)
人生在世一定经历过「失望」。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太笨,为甚么会上人的当?或者别人怎么那么坏,来骗我?但是你有否想到,我们自己也曾在神面前使祂失望?神也看到我们许多时刻对祂不忠不虔。想到这里,我的注意力便不得不从自己或其他人身上转离;而放在神与我的关系上。
我只有感谢神的爱,因为祂是无条件地、不断地爱我,到如今70年来也没有丢弃我。人间的爱是讲条件的;神的爱却不讲条件。当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祂的爱就向我们显明了,这爱何等伟大!神从来不使我们失望,因为祂是不改变的,祂信实可靠,这是祂的本性。在我人生经验里,神从来没有使我失望。多少夫妻婚后感到选错了对象?多少夫妻婚后有外遇?多少父母年老时发现儿女不孝?10年或20年才来看他们一次。当你对人失望的时候,要转眼仰望主,爱主你的神,因为祂是最可靠的,只有祂永远不会使你失望。
作者:陈巽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04
(17)敬拜的心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太十五8)
某年的圣诞节恰好是周日,有些教会居然因此放假,暂停敬拜。节日放假是放下工作;但不能因此放下对节日真正意义的纪念。圣诞是一个特别的节日,我们得救之人,在亲人久别重逢并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不能只热衷于外表的欢庆;更要思想主耶稣诞生的意义,思想主对我们那份长阔高深的爱。
这节日中,我们收到的礼物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不值得在意,因我们已经从主那里得到了一份无价的永生厚礼;所以我们应该以喜乐感恩的心来思想、领受,和向人们分享主的恩典。虽然圣诞节并不真正是主诞生的日子,设立它,只为纪念;可是,如果在这特殊意义的一天,我们都没有用心去敬拜主,那真该好好自省。我们平时那么多的读经和教会活动是不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不是心口不一的虚情假意?我们也当时常来到主面前检讨自己读经、祷告、事奉、行善时,有没有一颗追寻神旨意、讨主喜悦的心?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05
(18)按正意解经
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二15)
前些时候回到中国探望教会,一位长老对我说,教会有位姊妹熟悉圣经中某些部分,但用起来都是选择性的。她以自由传道为由,利用乡下信徒对圣经的不熟悉,到处骗吃骗喝,又拿又带,扰乱人心。走到哪里,她都对人说,圣经里讲,传道人出门「腰带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太十9至10)「你们要住在那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路十7)「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牠的嘴。」(林前九9)等等。乡下弟兄姊妹们本不富裕,却要供给她好吃好喝好用的。长老批评她的错误,她还从圣经中找经文和例子来辩解,混淆是非。绝大部分基督徒都是有心追寻真理,不像这位姊妹;但也容易在无意中断章取义。
圣经是神的启示,深含属灵的原则和道理。每当我们打开圣经,也要求主打开我们的心,借着圣灵的帮助,牧长的讲解,从整体的角度来了解当中基本的原则,并从上下文了解经文正确的原意。切记:曲解圣经便容易走向信仰的歧路!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15
(19)全备的道
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西一25)
神的话是剖开灵魂的双刃剑,从不顾此失彼,圣经中有许多这种全面辩证的例子。例如公义与慈爱、苦难与荣耀、降卑与升高、死亡与复活、信心与行为……,都是互为补足,不会偏颇的。我们如果只看到真理的某一面,就无法全面把握神的旨意,甚至会走向极端。比如只看到上帝的公义而忽略祂的慈爱;只强调耶稣的死而不信祂的复活,引致信仰上的偏差。
就像瞎子摸象,五个瞎子各摸一块,各自表述,都自以为是。这个寓言的道理非常浅显,却也是我们很容易犯的毛病:就如有的弟兄一味地要求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因为神说他是头;有的妻子则一味要丈夫爱她要像爱自己的身体那样,却不实践顺服的功课。又如一些父母只记住要管教儿女,却忘了作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又如因信称义的道理,有些人只满足于得救,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死后能到天堂;在世生活时还是紧紧抓住世上的福乐,忘记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信心。求主帮助我们,了解圣经要全备,切忌片面地断章取义。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16
(20)灵巧智慧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
神的儿女生活在世人中间,常有种种两难的处境,需要用智慧去应付。智慧与诡诈有根本的不同,诡诈
用的是谎话,而非诚实;而智慧用的则是诚实中的聪明、谨慎,不轻易落入人的圈套中。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不久,成立了「上海基督教联合会」,企图控制和利用教会。当时某教会断然拒绝参加,遂被勒令停止聚会。在最后一个主日,有位主的仆人含蓄地说:「一个玻璃杯落在地上,碎成三、四片;把碎片拾起来再落到地上,又碎成二、三片;碎到后来,即使再落到地上,就不再碎了。」他暗示化整为零,把聚会缩小到一个地步时,日军就无法干涉。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日的世代充满了各样动荡不安的因素,货币汇率的变化,能源的短缺,气候的问题,样样都可能引发各种世界性的危机。我们必须常作准备,为福音受苦;但也要有智慧保护教会和神的工作,不作无谓的牺牲。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17
(21)不敢离座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7)
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在各方面都给我们树立了作好信徒的榜样。祂把进会堂聚会并读经,成为平常的规矩,持之以恒的惯例(参见路四16)。连神的儿子也没有忽略日常的敬拜生活,我们又有甚么理由不认真敬拜和听道呢?听道是为了认识神更深,是敬拜神的重要内容;可是有些人有时却把听道当成一个包袱。只有在牧师讲有趣的事、讲顺耳的话时才有兴趣听,若讲道的人不是口才出众,妙趣横生,哪怕道理再正确,对我们的灵命、生命再有意义,都听不进耳,特别是那些责备的话。
有一间教会某次请了外来牧者讲道,一位弟兄告诉他,会众常在讲道结束前便离坐而去,让他要有心理准备。于是牧师一开始便说:「今天我将为两种人讲道:先给罪人讲,然后给圣洁的人讲。」他讲了一半时说:「第一部分讲道完毕,『罪人』可以走了。」于是人人都等到礼拜结束才走!但愿我们每次听道前都预备好我们的心,不迟到、不早退,也不打瞌睡或想心事,专一地敬拜神,让神的话洗涤我们的心灵。
作者:钱志群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18 01:18
本帖最後由 沙沙 於 2014-6-21 09:13 編輯
(22)忍耐的成长
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一3至4)
这两节经文在Living Bible是这样译的:「当道路崎岖时,你的忍耐就有机会生长。」若言行举止是基督徒外在生活的表显,忍耐则是基督徒内在生命的见证,那让忍耐生长吧!
忍耐不是忍气求财,不是吞声讨好,不是多读道德书的涵养,也不是年纪大了的饱经世故。圣经所说的忍耐,是圣灵所结生命的果子,是有了神的生命,肯追求进深,常常住在主里,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不是消极的忍受而已,而是积极的,带有属灵能力美好的见证。
当遇到不讲理的人,因着主所赐的忍耐,使我们有表现基督徒美好性情的机会;当遇到欺侮你的亲友,因着主所赐的忍耐,使我们有练习为敌对者代祷的机会;当遇吃力不讨好的事工,因着主所赐的忍耐,使我们有操练只为主工作、只讨主喜悦的功课;当遇到意外的损失,因着主所赐的忍耐,使我们可以认识世界的一切都不可靠,唯有主永不改变。
作者:姜武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14
(23)全职门徒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无论作甚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三22至24)
有人说基督徒最敬虔的时刻,是上教会的时候,表现最好的一面;但离开了主日崇拜的地方,便是另一副模样。跟随主的人不能做「兼职信徒」,在任何环境或时空下都要做「全职门徒」。
有人以为,在教会中参与传福音或牧养关怀才是事奉,才算「做主的工」,其实不然。对于真正跟随主的人,不论在家庭、在工作间、在学校或任何处境中,只要是正当的工作,也有其价值;因为这世界是神所创造的,我们在不同岗位中也可以服事祂、荣耀祂,哪怕是做清洁工。
曾听一位做校役的精神病康复者分享,每当他想及把课室清洁干净,让老师、学生有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他就工作得分外起劲。这位弟兄在工作中尽忠,看到他工作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便不受旁人的目光影响。而且因为工作中有爱,激发他常常寻找新的方式去完成旧的任务,哪怕是例行的公事,都变成他对神的事奉。
作者:锦洪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15
(24)使人成长的礼物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西三21)
有人说儿女是神赐给尚未完全成熟的人,帮助他们成长的礼物。保罗在圣经中要求父母克服自己的怒气,而不是压抑子女。我们做父母的常有一种试探,就是自以为地位高于子女,便硬要他们臣服;但事实上,有时是我们本身的耐性不足。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感到做父母的要体贴儿女三项需要:1. 给予爱心的肯定;2. 设定限制,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应做或不应做的事;3. 展示一个可憧憬的未来(给他们盼望)。
其实教导儿女的过程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款待」,能帮助我更深入体会彼此「同在主里」的奥秘。倘若我们面对一些极度难教的孩子,在教养他们的过程中,如何学会忍耐,克服怒气,正是我们的考验。想来自己做父母也需要成长,有时父神正是使用我们的孩子来帮助我们呢!
作者:锦洪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16
(25)伴侣与密友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十三13)
膏油与香料,使人心喜悦,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你的朋友和父亲的朋友,你都不可离弃。(箴廿七9至10 )
有关夫妻的相处,曾读过一句话,很有意思:「我们借着讨我们选择的人喜悦,找到真正的自由,而不是无休止地找讨我们喜悦的人。」婚姻的冲突往往出于夫妇两人,或其中一方过于看重自己的立场和需要,而少去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我们若真正爱配偶,便要常常设身处地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去了解他们的感受。
与弟兄姊妹一起又如何呢?我们须要寻求多些属灵的密友。属灵的密友是「一个你敢于与他平等地谈话,无惧地承认失败,毫不害臊地分享自己灵命的进展心得,信任地向他倾吐心中的秘密,并向他展示你所有计划的人。」我们也可以学习做别人的属灵密友,只要我们愿意依靠圣灵学习为人代祷,以神的心意和角度看他们,并为朋友保守秘密;那么便能敏感于神的动向,欣赏朋友独特的灵性,正视朋友所发出的问题,在神里面培育他的灵命,并让他倚靠神而不是倚靠我们。
作者:锦洪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17
(26)回复纯度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可十15;路十八17)
主在世上一再提醒门徒,进入天国的人要回转像小孩子。我也常常被自己的孩子或身边其他的小孩感动,他们真诚、谦卑、温柔、不怀恨,相信并服从权威,以很大的努力忍耐外界的压力……,这些虽不能一概而论,却是大多数孩子的美德。
感谢神,我们的被造奇妙可畏,虽然人生来就有罪性,但与成人相比,小孩子还保持着相对的纯洁。等他们渐长,智能增强、见闻增广,逐步从儿童的天地走入真实的世界,就像雪球落入污水,渐渐混入更多脏污;又如金子不断加入杂质,纯度一再下降,而失去原有光彩。
在泥潭里混了几十年的人,要变清洁是艰难的。玷污了的水须反复加热蒸馏,才能回复水的纯净;金子也要在炉里反复熬炼,除去杂质,才能回复应有的成色和价值。
不要轻看小孩子,在天国里的正是这样的人。我们常常以小孩子为鉴,就能照见我们心里的污秽,就能测量我们离天国的距离。学习小孩子吧,因为我们若不回转像小孩子,断不能进神的国!
作者:海颜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18
(27)善待邻舍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
我在一个专门服事精神病康复者的福音机构工作,面对不同的受助者,常常惦记着主耶稣这吩咐:凡做在弟兄中最小的一个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事实上,除了在教会或福音机构的服事,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也会接触到不少陌生人,可以学习善待他们。例如在公交车上,可以让座给老弱伤残;在繁忙的交通要道上让路给别人;购物或受服务时多点表达谢意;邻居有困难时给予援手;身边有人对福音有兴趣时,积极带领他们去教会,认识神。
这处经文暗示我们跟穷乏、有需要的人交朋友,将得到爱心的回报,主亦会暗中察看记念。事实上,很多时我们与穷人在一起,比跟富有的人更能建立朴质的关系。我也听过好些朋友喜欢接触基层人士,觉得他们较真诚和朴素。但无论是贫是富、是身体健康或软弱的人,主安排他们在我们身边,我们便可以学习善待他们,如同对待主一样。而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绝不限于星期天才尽信徒的本分,在一周任何的日子,不同的处境中,都该披戴基督去见证祂。
作者:锦洪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19
(28)当走的路尚远
伊莱贾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走了一日的路程,来到………树下,就坐在那里求死,说:「耶和华啊……求 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他就躺在……睡着了。有一个天使拍他,说:「起来吃吧!」(王上十九3至5)
古往今来,都有些人因生活压力太大而求死。被神大用的先知伊莱贾亦不例外,他竟开口向神求死,到底原因何在?
原来,因为王后耶洗别的恐吓,他逃命奔跑了一日,体力耗尽;此外,他有内心压力,他用自己与列祖比较,产生自卑感。
2010年,香港社会问卷调查25所小学一千名小学生,竟然发现3/4的学生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结,平均100多受访学生就有三名想要自杀。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先知伊莱贾经过休息,吃了天使给的食物,重新得力,继续上路。神爱你,当走的路尚远,要靠主活下去(参王上十九7)。
作者:李雅华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20
(29)神知我们何在
我往哪里去躲避祢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祢的面?……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祢的手必引导我;祢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诗一卅九7至10)
高健(Ken Goab)是华盛顿州一位从事福音广播的同工。当年移动电话还未普及,有一天他和家人开车到了俄亥俄州,在公路边停下来吃点东西。他独自走去买点饮料,心里却发沉,想着:「我是爱神和这个事工,可是我很疲倦,担子也很重。我的灯没油了……。」突然路边的公共电话亭铃声响起,打断他的哀叹。他左顾右盼周围并没有人,好奇怎么会有人打电话到路边的电话亭?他拿起电话筒,接线生竟说:「是高健吗?你的长途电话!」接着话筒的另一边竟是一位想要自杀的女子,她正预备写遗书,突然想起在电台听过高健的讲道,感到他也许可以帮助自己。但往哪里找他呢?此时一串电话号码突然出现在她脑海中。没想到她拨了这号码,高健竟在公路旁的电话亭里接到这一通电话!安慰完这位姊妹后,高健回去餐厅找家人,他不再垂头丧气,兴高采烈地对妻子说:「神知道我们在哪里!」
作者:吕季霓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21
(30)被裁后得重生
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祂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诗十八5至6)
1998年,生活在中国的韩皓,同时经历失恋、专业考试失败的双重打击。一天中午,她从公司外出午饭,在一家旧书店无意中买到一本《荒漠甘泉》。考门夫人对苦难所抱持积极、感恩的态度,令她大受感动。因为她从小生活在抑郁中,多年来常计划以自杀来解决内心的苦恼;可是对死亡又有莫名的恐惧,才一直未有勇气付诸行动。当她一口气读了两三小时《荒漠甘泉》,心境豁然开朗。这时接到公司的解雇信;因公司自九七金融风暴后亏损严重,她是高级职员,也首先面对被裁的命运。
韩皓回忆,当日若不是买到这本《荒漠甘泉》,她极有可能选择从公司她坐位前的窗子跳下去,了结此生!但考门夫人的信息帮助了她,安然接受被裁的事实。三日后,她主动走进一间教堂,从此成了基督徒。后来她在教会中不断成长,带领主日学、查经班七年之久,不时鼓励那些曾像她一样迷失的年青人。弟兄姊妹,神对你的人生有极美的计划和目的,此刻的难处必有神的安排与目的,靠着神继续走下去,必能见到光明。
作者:慕贤思
作者:
沙沙
時間:
2014-6-21 09:22
(31)安然入梦
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可四37至38)
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有主的一个使者……拍醒了他……。(徒十二6至7)
美国在2008年曾有研究,睡眠过多或过少会令人体内胆固醇水平波动,令好的胆固醇减少,三酸甘油上升,危害健康;而一觉到天明的良好睡眠,可使人精神充沛,补血益心,延年益寿。真的,我们能闭眼入睡,全是主恩。
耶稣在暴风狂浪中,祂睡着了。忽然来的风浪不影响祂安眠,「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诗一二七2)神有时容许四周环境忽然起风浪;但我们与主同行,把一切交托主,便能安然入梦。彼得在监狱中危在旦夕,生死未卜;但是,他竟能安然熟睡,直至天使拍他才醒过来。真的,彼得置生死于度外,安然睡觉,应验神的应许:「你躺卧,睡得香甜。忽然来的惊恐,不要害怕。」(箴三24至25)求神帮助我们抓住这应许,在生命种种的风浪中,仍睡得香甜。
作者:李雅华
歡迎光臨 神の仆人之家BBS (http://siervodediosar.sclub.com.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