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3758 | 回復:4 發帖
愿今天早晨我们都能领受主的话,得着复活的生命,也愿圣灵光照我们,借着复活的生命和得胜的盼望,带给我们观念及行动上的更新改变!

TOP

摘自:网络文章

我们所传的福音

保罗所传的福音,是一个永不改变的福音。他最初传给哥林多人的福音,跟他如今在多年以后在这信中所传讲的,都是同一个福音。

他在信中重述这个福音的方式,值得我们再三深思;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给我们启发。保罗指出,这福音原是他们「领受」的。换言之,不是他们自己发明出来的,而是神的使者传给他们的。

他们能靠这福音站立得稳,那当然表示这福音给他们极大的安全感。他们既因这福音而得救,但神仍要不住地在他们心中工作,以致作成得救的工夫。

他们必须持守这福音。人的一生经常要面对各类试探,导致我们的信心动摇,但他们靠着福音,便能站立得稳。

保罗继续道出福音的信息,指出基督为我们的罪受死的事实。我们不单要承认「我相信基督曾经受死」,更要承认「我相信基督为我的罪而死」。旧约早已预言基督要降世、要受死和埋葬,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保罗所讲的一切都是照着旧约圣经所说的发生。那不是一个即兴的计划,却是神早已为我们预备的救恩计划,让我们今天为到得着救恩而欢欣。

这意味着耶稣基督确如保罗所言的,至今仍然活着。对保罗而言,他永难忘记他昔日在大马色路上遇见耶稣基督的那一刻。那次的经历,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一生。复活改变了耶稣的身体;同样地,复活的事实也改变了众使徒,以及保罗的生命。那么你呢?耶稣的复活对你的生命又有何影响呢?

反思:

一个人的彻底改变,就是基督复活的最大明证。别人能否在我的生命中看见这明证呢?

TOP


你是在亚当里,还是在基督里?

试想像你面前有两个大圆圈,一个写着「在亚当里」,另一写着「在基督里」。当你生而为人,你便活在第一个圆圈──在亚当里。可是,在你接受基督的那一刻,你便迁移到另一个圆圈──在基督里。圆圈只有两个,你不是在这个里面,就是在那个里面,再没有第三个选择。当我们活在亚当的圆圈里,我们就像亚当一样,拒绝接受神限制他自由的唯一规范。他可能认为神叫他不要去做的只是一件小事,他在这件小事上不听从神也不打紧;然而,他做了一件违背神的事,已足以使他与神隔绝,也足以将罪带给全人类。神已将违背祂的后果预先警告亚当,但他却执意不理。正如罗马书第五章告诉我们,因一人的悖逆,众人都成为罪人。我们也是这「众人」之一,因为我们同属亚当家的人。除非我们离开那个圈子,否则我们将永远与神隔绝。

「罪」已成为全人类急待解决的问题,但神却愿意亲自为我们提供出路。神因着祂的爱与怜悯,差祂的儿子耶稣基督降世,为我们的罪受死,从此便为我们造出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正如保罗说:「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人人也都要复活」。凡离开亚当的圆圈,凭着信心接受耶稣基督,并在祂里面得着新生的人,都会得着生命。

我们不会自自然然由一个圆圈进到另一个圆圈。我们靠着自己,是永远不能离开亚当的圆圈的,因为我们与生俱来就是属于这个圆圈。你是否希望离开它呢?它确实有它的吸引力,可是它却是永远与神隔绝的地方。我们只有凭着信心,相信耶稣基督能拯救我们离开,我们才有机会出死入生。

你在那个圆圈里面呢?是在亚当里还是在基督里呢?是在死亡之地,或是在永生之地呢?你是罪的奴仆,还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呢?祂正在祂的圈子里不断地向你招手呢。

牢记:

只要仰望十架上的耶稣基督,就是你进入新生的开始。

TOP


窥见属天的荣耀

保罗假设属灵派信徒对已朽坏的身体如何复活一事作出挑战。他揶揄他们常以智慧自居,却不懂以智慧的心观察万物,思考主的启示,无知地妄下断语。

由死入生的过程(35~44):信徒复活的过程就像种子成长为农作物的过程一样,包含:生命的潜力→栽种→埋藏/死亡→再生/形体改变。复活形体的转化由:必朽坏/羞辱/软弱/血气→不朽坏/荣耀/强壮/灵性。各人都会经历生命根本的改变,但却不会失去生命的延续性,各人仍维持他独有的身分,所以在天上也各有不同的荣光。未来生命的延续性提醒信徒新生命完全是神赐下的恩典,并不取决于人自身的行为;他们不应因肉体现在的软弱而对她失去将来的盼望(参弗2:8~9)。

另一方面,未来生命的延续性提醒信徒谨记神要藉?他们现时的生命为祂作成善工,好叫他们将来的荣光更璀璨,各有不同;他们不应因肉体已有得救的把握而放纵现世的生活(参弗2:10)。

两个亚当的生命形态(45~49):保罗重申20~23节的教导,并作更深入的解释:亚当因神的灵而得生命,但因他只有属土的形体,所以是必朽坏的,并叫属他的(全人类)都要由生入死;基督却因神的灵而叫人得生命,祂有的是属天的形体,所以是不朽坏的,并叫属祂的(信徒)都要由死入生。亚当与基督都是我们的头,所以现在我们正处身于属土与属天的夹缝中,时见光明,时见黑暗,但最终生命必吞灭死亡(下一段的旨题)。

用5至10分钟专注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思想天父是如何地看重你的身体,甚至祂把自己掌管万有权柄的明证与你未来身体得赎挂上了你。假若你只顾放纵情欲,不懂爱惜这个身体,你的信便是枉然,福音其实对你毫无意义。当善用埋藏在你这个身体内极其庞大的生命潜能,这不是现代的心理学家或管理学家告诉你的,而是圣经告诉你的。你这个身体会衰老死亡而埋在地里,几十年后便不被记念。但她会再生,并且满有荣光,你会为她感到自豪吗?按手在你身体上不喜悦的地方,求主叫你懂得接受她,叫你看到埋藏在里头的美丽。

祈祷:求主使我的属灵视觉更有深度,好叫我看见现在,也看见未来。

TOP


生死潇洒走一回

保罗已从多个层面确立基督复活的事实及信徒复活的盼望。在复活之章的最后一段中,他不再辩解身体复活的可信性,而是发出得胜死亡的赞叹。

生命吞灭死亡(50~57):基督徒复活不是由死亡过渡永生的「自然换班」,也不是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变成不朽,而是一个战争的胜利。当号筒末次吹响(犹太启示文学常用的末世表征,胜方预示战事已近尾声),一切属主的人(已去世的或仍在世的)都要改变。改变的方式是「生命吞灭死亡」(54),朽坏的身体穿上(和合本的「变成」原文是「穿上」)不朽坏的身体,必死的穿上不死的(注意没有脱下,只有穿上;参林后5:1~4)。死亡并非纸老虎,它有强硬的权势——罪与律法——作后台:「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没有人可脱离它的毒里。但保罗宣告神藉主耶稣的复活已打破了死亡对人的辖制了,得胜死亡。

事奉主不徒然(58):保罗费这么多唇舌为信徒未来的复活辩护,因为他知道这对信徒的现世生活有极大影响。甚至主耶稣自己也是「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来12:2下)只有对未来有盼望的人,才可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会动摇,因知道自己所坚持的是不会徒然的(与本章的1、14、17节互相呼应)。

「梅莉萨怀孕三个月后医生告诉她患了乳癌,倘若她立刻接受深切放射治疗,有一成机会可以多活五年,但必须终止怀孕。梅莉萨面对一生最痛苦的抉择,但几经挣扎,她终于安静地做了决定:她要把女儿生下来,她愿意自己独对死亡的吞噬。1995年8月31日,小米雪降临人间。护士把婴孩送到梅莉萨面前,她不断吻婴儿,爱女之情尽现。9月16日,梅莉萨再到医院看望女儿的前夕,她对约翰(米雪生父)说:『为我祈祷吧。』翌日,梅莉萨含笑溘然辞世。梅莉萨过去了,但米雪活下来,我彷佛看见蒲公英的种籽漫天飞舞,飘降遍地。蒲公英妈妈的枯榭岂不说明生命其实战胜了死亡吗?」(摘自杨牧谷,《相系深深》,页93~94)

祈祷:求主教我爱惜身体,藉此彰显复活生命的大能,因主耶稣已为她战胜死亡。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关于圣经里说的审判日是什么呢?

按着定命、人人都要死一次、死后还有《审判》希九:27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