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4915
- 精華
- 15
威望- 1791
积分- 16982
贡献值- 772
灵粮- 10563
鸡汤- 4963
燕窝- 222
浮出水面高度表- 7163
鲜花- 610
- 在線時間
- 224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2-25
- 最後登錄
- 2018-10-29
|
转贴:
2:11~3:22神呼召摩西
摩西一生,虽然经过几次戏剧性的转变,但在面对生命的晚期,不免发出一声感叹:「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诗90:10)」。在他与神相遇之后,生命才全然改变,被神完全炼净,使得摩西在神救赎计划中,成为极宝贵的器皿。
一. 摩西逃到米甸2:11-25
□ 摩西怎知自己是希伯来人?摩西为什么选择要作希伯来奴隶,而不作埃及王子?
□ 以色列人为何拒绝摩西的帮助?摩西为何半途而废,逃离埃及?
□ 哀声和抱怨有何不同?为何以色列人发出哀声后,神才记念与他们先祖立约?
* 摩西的信心:摩西宁可受苦,也不愿作埃及王子,是因着他的信心(来11:24-27)。
为基督受凌辱:摩西从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当中看见基督(加3:16),宁可和以色列人〔基督〕同受苦害,也不作埃及王子,享受罪中之乐。
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信心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从远处望见(来11:1, 13)。
* 摩西的软弱:当他凭着己意,靠着血气力量,就暴露了他的弱点。
凭眼见〔见左右没有人〕,靠肉体的力量〔把埃及人打死〕(徒7:22-25)。
想从人得着肯定〔但被弟兄拒绝〕,惧怕人〔不敢面对逼迫〕。
* 首领和审判官:基督是救主、君王、和审判全地的主,但人总是不愿意接受。
* 米甸:位于阿拉伯旷野,亚伯拉罕的后代(创25:2),后作以色列的仇敌(士6:1)。
* 在外邦寄居:摩西无论在米甸或埃及,都是寄居,直到遇见神,才有回家的盼望。
* 以色列人的哀声达于神:神不听无病呻吟,不听抱怨,但听自内心发出的哀声。
承认自己软弱:面对困难环境,初能忍受,最终承认靠自己力量毫无办法。
神记念立的约:神与亚伯拉罕之约(创15:13-17),祂守约,不废去所立的约。
神都一直看顾:等候以色列人不再恋栈埃及的生活,等他们心里忧伤痛悔,成为灵里贫穷〔虚心〕的人,就有福了(太5:3),神乐意与他们同住(赛57: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