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个人主页
- 帖子
- 765
- 精華
- 4
威望- 316
积分- 2836
贡献值- 157
灵粮- 2320
鸡汤- 877
燕窝- 33
浮出水面高度表- 1014
鲜花- 118
- 性別
- 男
- 在線時間
- 44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5-1-27
- 最後登錄
- 2018-12-10
|
3#
發表於 2017-2-6 04:57
| 只看該作者
圣经所记载的豫言中,关於世界末日与基督再来之前,必须应验的条件,最主要的有叁∶
(一)「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後末期 来到」(太廿四14)。
(二)「我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将以色列人赶到各国,日後我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出来,领他们回到此地,使他们安然居住」(耶卅二37);「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太廿四33)。
(叁)「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帖後二3~4);「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太廿四15);「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那行毁坏可憎的如飞而来」(但九27)。
以上的叁大条件中,第(一)项的天国的福音,如今已传遍天下,无论是共产极权无神论的国家,未开化野蛮的国家,或是山上,或是海边角落,或是沙漠旷野,凡是人迹所到之处,都可以听到福音,都有人相信耶稣。所以这个条件的要求算是已经符合了。
第(二)项,以色列国要复国;在半个世纪以前的过去似乎是希望很渺茫,遥遥无期。但是在人不能的事,在神凡事都能。神兴起了环境,叫气候,叫国际联盟,叫联合国,都为此事效力,於公元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已正式复国,她的国旗已飘扬在联合国广场了。
第(叁)项的条件是最困难,最令举世头痛的问题。因为,耶路撒冷的圣殿於公元七十年的时候,被罗马帝国的提多太子,拆毁,应验了主耶稣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麽?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太廿四2;可十叁2;路十九43~44)的话。如今,回教徒在圣殿的旧址上,盖了富丽堂皇的回教堂,使人诧异,也应验了摩西的豫言,「我要使你们的城邑变为荒凉...我要使地成为荒场,住在其上的仇敌就因此诧异」(利廿六31~32)。当以色列刚复国的时候,耶路撒冷分为两部分;一半在以色列国境内,另一半在约但国(就是犹太人的世仇,阿拉伯人)的境内。要在圣殿的旧址上重建圣殿,是犹太人举国的最大愿望。为了要实现这个历代以来的共同愿望,犹太人是不惜任何代价,势在必得。而阿拉伯民族,众回教国家则极力拦阻犹太人的努力。正因如此,中东就成了火药库,动汤不已。几次的中东战争就是因此发生。在一九六七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国击败了十倍於他们的阿拉伯各国的联军,夺回了耶路撒冷东半部。因此,又引发了另外二次的战争。犹太人自从复国以来,积极准备重建圣殿的材料。如今所需材料已准备整齐了,圣殿的旧址也夺回了。旧殿的根基也勘查好了。唯一缺少的,乃是为重建圣殿必需的和平时期。如果没有达成和平,阿拉伯人的阻扰是显而易见的。现代武器的破坏力甚大,一个飞弹就足够摧毁圣殿而使重建圣殿的努力归於徒劳无功。所以第叁次中东战争之後,以色列国就开始与回教众国家寻求和平共处的途径。他们不惜放弃广大的西乃占领地,而求得和平。神也兴起环境,回应了以色列的努力。首先软化态度的乃是几次中东战争中的最大对敌势力——埃及,接着就是约但和黎巴嫩。巴勒斯坦游击队总部就因此被迫从黎巴嫩境内退出。甚至叙利亚的态度也软化了一些。目前举世所注目的波斯湾危机,应该也很快就会平定下来。伊拉克的总统胡森,虽然表现得很狂傲,但他会安静下来。他若不是改变态度,自动从科威特撤军,就是会身败名裂,凄惨下台。因为根据先知但以理的豫言,那行毁坏可憎的,在「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那意思就是他会向以色列国表示友好,使重建圣殿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等到圣殿建毕 会改变态度,现出敌基督的本相出来。现在,圣殿还没有重建之前,没有人能摧毁以色列国,所以哈珊不可能成功。如果,他能转变态度,暂且采取友好态度,很可能成为将来的「那行毁坏可憎的」;不然他就不是,所以也不会成功。因为谁也不能改变神所定规的,撒但也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