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查看:3323 | 回復:1 發帖

二十世纪最后的清教徒——巴刻

本帖最後由 esperanza 於 2011-11-16 10:20 編輯



人物  

二十世纪最后的清教徒——巴刻

  人没有神,就丧失他在世上的方位。除非他寻见这世界的主人,否则再也没法找到自己的方向。  
                               ——巴刻《生命的重整》

巴刻简介:J
J. I. Packer(1926-),当代著名福音派神学家,维真学院历史及系统神学教授,福音派神学健将,当今福音派神学权威之一。巴刻对当代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论述甚多,2005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福音派人士之一。

正文:
话说二零零六年美国基督教图书展(ICRS)的会场中,本社(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编辑应仁祥参加了出版社为欧美神学大师巴刻(J. I. Parker)提前举办的八十大寿庆生餐会。据应弟兄分享:这位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神学界指标性人物,非常亲和,且不失赤子之心。出版社请他为读者签名时,他还开玩笑地说:“千篇一律的动作又来了”。但看他一本本用心的签名,真是表现出巴刻谦卑的品德。

把福音派装箱的工人

许多基督徒认识巴刻,大概都是从《认识神》这本书开始。美国《时代杂志》(Time)在二零零五年将巴刻列为北美最有影响力的二十五位基督教福音派人物之一,杂志的介绍文中,就提到《认识神》。《时代杂志》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这本书不论是卫理公会、长老会及浸信会的会友都可以阅读,而且他们每个人都会说:“这本书总结了我们的信仰。”巴刻的信仰观点可涵盖这么多不同的宗派,无怪乎《时代杂志》将他形容为更正教中“教义的所罗门”,“善于协调各种争议性议题,从特殊的经文翻译,到随圣灵水流的五旬节灵恩教义,均可接受他的观点,巴刻帮助了这个大团体(泛福音派),让他们不至因为彼此信仰上的张力,而破坏了和谐。”巴刻喜欢用自己的名字来幽默自己:“我的名字是巴刻(Parker),我的本质是‘包装工人’(parker)。”的确,巴刻把福音派装箱在一起了!

因祸得福的金头脑

高龄的巴刻,是在上个世纪一九二六年于英国格洛斯特市出生。儿时他曾出过严重车祸,头骨挫伤,经过一段长期的治疗。在养病期间,巴刻接触到许多书籍,培育了阅读及写作能力,对他日后的学术人生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只是文学,巴刻在青少年时也爱上爵士乐,电台的爵士乐节目,让他沉醉其中;除此之外,他更吹得一手好竖笛。

英雄不怕出身低。即使是一个铁路局小职员的孩子,又在小城镇成长,没有好的教育环境,而且脑部受创,巴刻依旧拿到英国牛津大学的奖学金,进入英国教育体系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这说明了一件事:没错,巴刻有研究学问的金头脑,什么样的环境都无法阻挡埋没他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个时时不放弃,努力认真的人。

初入大学时,巴刻还不是一位基督徒。在牛津大学,巴刻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鲁益师(C. S. Lewis)。鲁益师在教学中所流露出来的福音信仰精神,让巴刻深受感动,并且加入“牛津校际基督徒联盟”——也就是联合牛津大学各学院的校园团契,并很快地在那里决志,相信耶稣。信主之初,巴刻并不是很在意严谨的教义,往往被贴上“自由派”的标签。其实这只是相对于安立甘教会的严肃,巴刻喜欢活泼真实的信仰。他为了参加团契查经聚会,甚至放弃他极喜爱的爵士乐团练习,由此可见他对信仰的认真执着。

由于巴刻喜欢书,他在牛津大学团契时,担任过图书部门同工。那时有一位学院的牧师退休,将其一生珍藏悉数捐给牛津大学团契。巴刻在这些书当中看上一套清教徒作品选,他如获至宝地抱书啃读,尤其是约翰•欧文的书,更爱不释手。从这时候开始,清教徒的信仰观就影响了巴刻未来的神学观点。

帐篷布道会与现代福音运动
一九四零年代末至一九五零年代初,在英国兴起了“福音运动”,这正是巴刻在牛津大学由学士直攻到博士学位期间的事。他一边读学位,一边还在牛津威克里弗学院读神学课程。五零年代,巴刻加入“英国教会”,这是安立甘教团(Anglican Communion)的前身,是介于圣公会及改革宗教会形式之间的教派。他这时的身份是英国教会的牧师,并参与在“福音运动”当中。巴刻和锺马田牧师一起服事,带起许多英国牧师研究清教徒思想的风潮。

巴刻对福音运动和清教徒布道的信仰观点,对今日台湾教会传福音的行动,很有参考提醒的价值。巴刻认为,改革宗在传福音行动上可分成两种:“现代型”与“清教徒型”。所谓现代型的传福音,是从十九世纪查理士•芬尼开始的“奋兴布道”(如今看来已十分不现代,但意义相同)。这种布道巴刻称之为“会友募集运动”,他不是以教会的牧师为主导,而是在“奋兴家”带领下,开办一般称为的“帐篷布道会”,如芬尼就是个旅行奋兴家。“现代型”传福音时不叫“礼拜”而称之为“集会”,言外之意好像正是在说明,这样的“集会”与共同敬拜上帝无关。会中多用诗歌和与生活有关的信仰理念,要参加的不信者来信基督。现代型布道用延长时间聚会(当时主日崇拜从头到尾大概只有一小时)、激烈的传讲活动及特别的场地布置(如在讲台前预备椅子给决志者坐下忏悔),使参加者在不同于教会的环境下,接触福音。而这种布道,不负责牧养,而将决志者交给各地方教会。

清教徒型的传福音,是以教会为中心,并且注重“有效的恩召”。巴刻将清教徒“有效的恩召”布道归出三个重点:神恩典的工作、神大能的工作、神主权的工作。意即,人没有办法强迫他人信耶稣,人也不能靠着自己所愿来信耶稣。这就与芬尼“现代型”布道认为人是完全可能自己归向神有所差别。清教徒认为福音布道,并不是一种特殊的传道,具有什么特殊的方法与技术,而是一般公开传道,包括主日崇拜,就是布道会;并且布道的本身,就是公众崇拜的一部分。巴刻说到,清教徒式的布道,就是在一般地方教会之内,且布道者就是该堂会的牧师,所以,地方教会牧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罪人悔改归向神而宣道”。




http://www.godoor.com/article/writer/packer.asp

谢谢分享,学习了。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新约 提摩太前书 《第一课》

问安和祝颂 - 在上帝的家中 经文:提前一:1 - 2 主旨:从保罗的问安语,看保罗和提摩太的师生与父子的关系﹔从祝颂中,看在上帝的家中有什麼特徵。 一. 我曾 ...


查看